吉林漁樓村,首屆鷹獵文化節(jié),活動策劃
為弘揚鷹獵文化,促進文化產業(yè)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被譽為"中國鷹屯"的吉林省永吉縣土城子鄉(xiāng)漁樓村將在2011年初舉辦首屆鷹獵文化節(jié)。
漁樓村歷史悠久,據史料所載:漁樓村始建于明代后期,后金和清初時是朝廷的漁獵之地,并建有冬季存放漁網的漁樓,因此將該地稱為打漁樓村。清初時,清廷貢品基地-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設立后,因該地東依松花江,西傍大黑山,適宜漁獵,故將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署下的狩獵八旗中的鑲紅旗和鑲藍旗移居此地,從此漁樓村便成為滿族的世居地,現(xiàn)在在此居住的滿族關、趙、楊、奚、付、曾、劉等家族,即是他們的直系后裔。他們也將清代的漁獵習俗薪火相傳延續(xù)至今,尤其是捕鷹、馴鷹、放鷹習俗更為突出,形成了厚重的鷹獵文化。
據著名民俗文化專家、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曹保明長期跟蹤調查,在鼎盛時期,全村從事馴鷹、養(yǎng)鷹戶達到全村的70%以上,現(xiàn)在全村仍有養(yǎng)鷹戶50多戶,因此該村也被省有關部門命名為"鷹屯",鷹把式趙明哲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杰出傳承人。近些年來,鷹屯引起學者和媒體等多方面廣泛關注,并拍攝成多部影視片,推向國內外,并在國外幾次獲獎,也使?jié)O樓村聞名遐邇。
漁樓村歷史悠久而厚重的滿族文化,活動策劃,獨特的鷹文化是開發(fā)旅游等的寶貴資源。根據其滿族文化資源特點,將其整合五個板塊進行包裝。
1.景觀亮化包裝
目的是使來訪者從視覺上看到漁樓村濃郁的滿族風情特色,即強化視覺印象,從而使之產生心理上的吸引力,增強體驗的動力。主要包括:牌樓、圖騰、鷹戶門牌、室內擺設等。
牌樓或大門:應建在村入口處或路旁,上書滿漢兩種文字"中國第一鷹屯",兩側建有鷹圖騰柱。此門功能:一是鷹屯標識;二是起到宣傳廣告作用。
鷹戶門牌:首屆鷹戶大門旁均應懸掛此牌。如:鷹戶趙**。
圖騰:凡街路適當地方應設鷹圖騰,并按滿族冬季堆雪人習俗,采用雪堆鷹圖騰,凡是掛鷹戶牌之家,也應如此。
冰燈裝飾:滿族人家逢年過節(jié)有用水制作冰燈放在院中和街路的習俗,這次辦節(jié)期間應恢復此俗。
豎燈籠桿:節(jié)日期間應在家院豎立燈籠桿,并懸掛燈籠。
室內裝飾:按滿族過去居家習俗裝飾。如幔杖桿,剪紙窗花,火盆,大煙袋,擺媽媽人等。
2.服飾
鷹把式著裝狩獵服,鷹戶人家(包括服務人員)著裝滿族常服,接待服務員著裝格格服等。
3.飲食
應盡量給游客食滿族農家特色食品和菜肴。如粘豆包,殺豬菜,野雞燉蘑菇等。
4.禮儀:應行滿族禮節(jié)。
5.歌舞、游藝:盡量使其具有滿族特色。如滿族歌舞,滿族婚禮,祝壽,抓嘎拉哈,老鷂子抓小雞游戲,講傳統(tǒng)故事等、
據了解,首屆鷹獵文化節(jié)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鷹王收徒
將由鷹屯第十三代鷹獵傳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鷹獵文化遺產傳承人關東鷹王趙明哲現(xiàn)場收徒,并通過"拜師"、"上禮"、"師承""回禮"等程序傳承鷹獵文化技藝。
二、雪野鷹獵
參加活動的人將跟隨數十名鷹屯鷹把式一同駕鷹走入茫茫雪原,充分體會古老的狩獵文化,領略在此白雪原野的自然風貌。
活動步驟有:
1、鷹把式駕鷹出發(fā)。
2、鷹把式廟嶺祭山神。
3、鷹把式撒鷹捕獵。
4、眾人滿載而歸。
三、參觀鷹屯鷹獵文化博物館
1、品讀歷代鷹把式英姿老照片、生活照。
2、觀賞歷代鷹獵人傳承下來的古老工具、感受鷹獵文化歷程。
四、到鷹屯鷹把式家里做客
1、品嘗鷹屯滿足人家風味飲食。
2、與男女老幼兒童等鷹屯鷹把式合影留念。
3、與各類獵鷹近距離親密接觸。
五、感受鷹屯民間風情
1、觀賞鷹屯大自然奇麗自然風光--霧凇奇觀
2、觀看鷹屯魚燈、鷹燈、冰燈、雪燈。
3、觀看鷹屯滿族大秧歌。
4、舉行薩滿表演并點燃篝火舉行晚會。
六、活動方式
時間:2011年1月8、9日(兩天,每人會費150元,含食宿,交通費用自理。)
1月8日上午10:59 開幕儀式
主辦單位:吉林省吉林市土城子鄉(xiāng)政府
漁樓村民委員會
承辦單位: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
長春森和環(huán)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長春薩滿文化產業(yè)協(xié)會
長春市文化產生業(yè)聯(lián)合會攝影家協(xi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