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公關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危機公關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原則一:保證信息及時性 危機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害怕或恐懼心理,因此保證信息及時性,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情況,對危機公關至關重要。 原則二:保證受眾的知情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公眾對話語權的訴求越來越強烈。當危機發(fā)生時,所有危機受眾都有權利參與到與之切身利益相關的決策活動。危機公關的目的不應該是轉移受眾的視線,而是應該告訴受眾真相,使他們能夠參與到危機管理的工作中來,表現(xiàn)出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 原則三:重視受眾的想法 危機發(fā)生時,受眾所關注的并不僅僅是危機所造成的破壞或是所得到的補償,他們更關心的是當事方是否在意他們的想法,并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他們發(fā)現(xiàn)當事方不能做到這些,就很難給予當事方以信任,化解危機也就變得更加困難。 原則四:保持坦誠 始終保持坦誠的態(tài)度,面對危機不逃避,敢于承擔責任,就容易取得受眾的信任和諒解。危機公關的首要目的也就在于此,保持坦誠是保證危機公關得以有效實施的基本條件。 原則五:保證信源的一致性 危機公關中最忌諱的就是所傳遞的信息存在不同,這樣很容易誤導公眾和破壞危機中所建立起來的信任。如果當事方不能保證信息的一致性,那么危機管理將無從談起。 原則六:保證與媒體的有效溝通 媒體在危機公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信息的傳遞著,也是危機事件發(fā)展的監(jiān)督者,所以保證與媒體的有效溝通直接影響了危機公關的走向和結果。 原則七:信息要言簡意賅 在危機公關過程中,受眾和媒體沒有興趣去聽長篇大論,他們需要的是言簡意賅的核心內容,實時掌握事件的最新發(fā)展,內容還要通俗易懂,有利于傳播。 原則八:整體策劃 危機公關雖然是因某個事件而發(fā)起的,具有不確定性,但制定危機公關方案時,需要站在整體的角度進行全面縝密的策劃,才能保證危機公關的有效性。
TAG:危機公關 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