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文化,活動策劃
豫劇祥符調
明代的開封,由于周王朱有的倡導,成為北方戲劇活動的中心之一。明亡后開封郊縣民間流行著汴梁腔、梆子腔等戲曲。清初又傳入秦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梆子,俗名"謳戲",后來在河南、山東境內流傳時形成各種流派,統(tǒng)稱河南梆子,又稱豫劇。祥符調是豫劇的正宗,唱、念俱用標準的汴梁音韻,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明麗。朱仙鎮(zhèn)是河南梆子科班的發(fā)源地,各地科班在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莊王誕辰會集朱仙鎮(zhèn),獻戲敬神,互相觀摩以求改進。豫劇的飛躍是在本世紀30年代,河南省教育廳樊粹庭在開封對豫劇的聲腔、科白、表演、化妝、音樂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使之面貌一新。樊所創(chuàng)的獅吼劇團培養(yǎng)了一代人才,當今豫劇名角無不受其影響。目前豫劇已風行全國,成為一大劇種。其傳統(tǒng)劇目有《木蘭從軍》、《秦香蓮》、《打金枝》、《對花槍》等,著名演員有陳素真等。
河南墜子
創(chuàng)始人是開封喬治山。喬為清代嘉慶時人,原在開封唱三弦書,經他將三弦改成二弦,從彈撥改為拉奏,取名"墜胡",他經常演唱的劇目為"玉虎墜",群眾遂稱他為"唱墜書的",后來出了名,就叫墜子書。墜子開始為單人獨角,自拉自唱,腳上綁一擊槌,用以擊節(jié)。同治年間與道情結合,形成一人持簡板擊節(jié)演唱,一人拉墜胡伴奏,唱奏開始分工。1920年前后,簡板又改用鐃鈸,同時墜子出現女演員,其中有從梨花大鼓演員改唱的,于是又吸收梨花大鼓所用的扁鼓。河南墜子在開封影響深遠,清末城內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墜子研究會,最早的墜子唱片就是在開封灌制的,自此流傳京津,風靡全國,成為全國十大曲種之一。
鼓子曲
開封鼓子曲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間,當時名牌子曲,在全國興起,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分支叫"八角鼓"。"八角鼓"在開封流傳甚廣,并與民間演唱結合,形成"開封鼓子曲"。鼓子曲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配以八角鼓、小镲和小碟,演唱者多為勞動人民,常在茶余飯后聚集街頭或在茶館演唱,屬自娛性質,不收費用。曲調分為小岔和大曲子兩類。小岔即早期八角鼓的"岔曲",曲詞文雅,唱腔平穩(wěn)疏緩,出于文人之手。大曲子則把岔曲分為兩截,稱鼓頭和鼓尾,中間插入其他曲牌,形成結構完整的鼓子套曲,曲牌多達40余個,內容多為歷史故事和生活小段。目前能演唱者已為數不多,殊為珍貴。
曲劇
曲劇是在民間曲藝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唱詞和說白都屬中州語韻,鄉(xiāng)土氣息濃重,音樂舞蹈性強,行腔圓潤婉轉,音樂深沉渾厚,以演出悲劇和幽默小喜劇見長。曲劇在明代稱為開封俗曲,活動策劃,清代又傳入洛陽、南陽等地,所謂"俗曲源于開封而盛于南陽"。曲劇經歷了"板凳頭"(不化妝,一桌四凳坐而清唱)、坐堂彈唱和高蹺的發(fā)展過程,高蹺戲在洛陽和南陽盛行于民國初年,抗戰(zhàn)前已扔掉高蹺,走上舞臺??箲?zhàn)時,南陽、洛陽處于敵后,文化人匯集,曲子戲吸收了京劇的音樂鑼鼓經,有了臉譜和角色行當??箲?zhàn)勝利后,曲劇進入開封,開始稱南平調,后來稱曲子戲,受到群眾喜愛。其優(yōu)秀劇目《陳三兩》1949年后搬上了銀幕,《錢塘縣》、《貍貓換太子》等傳統(tǒng)劇目,亦久演不輟。
開封盤鼓
原名迓鼓,是唐宋時軍陣之樂。盤鼓一仍古制,鼓面直徑42厘米,框徑達55厘米。鼓隊人數眾多,最少八盤,多者達百盤以上。開封盤鼓特長于行進隊列,排列次序是令旗在前,接著是大镲,中間是鼓隊,最后是馬鑼和小镲。根據表演場地大小,隊形既可橫豎變換,也可圍成大小圓圈,隨著節(jié)拍,邊敲邊舞。由于鼓大、動作劇烈,鼓手寒暑都光膀擊鼓,近年雖制有統(tǒng)一民族服飾,仍須袒露一肩,顯示威武雄壯。開封盤鼓套路原有200多個,今存常用的有10余種,演奏起來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節(jié)奏強烈,鏗鏘有力,開封民間極為風行。目前已傳播各地,成為頗有影響的民間廣場表演藝術。
斗雞
斗雞之俗,源遠流長。開封斗雞承自唐宋,清代最盛,滿城有斗雞坑,是國內長期延續(xù)的斗雞基地之一?;筐B(yǎng)于開封的斗雞稱河南斗雞,經過世代優(yōu)選,是一個優(yōu)良的品種。過去開封斗雞僅在正、二月份舉行,現在每逢節(jié)慶都有斗雞活動。
賀生子
開封有生育之后向外祖家報喜的舊俗--送紅雞蛋。如生男則送雙數,生女則送單數。生育9天外祖家亦應送掛面、紅糖、紅雞蛋。生男嬰在紅雞蛋上加一黑點,稱為大喜,生女不加黑點,稱為小喜。更為特異的是老年得子,則鄰里親友紛紛往男嬰生父臉上抹鍋底或墨,稱為"抹喜灰"、"開花臉"。在農村更有得子者無論寒暑都要翻穿皮襖,倒騎驢,手提著新尿壺,灌著水或酒,邊走邊飲,親朋則簇擁左右任意調笑。
忌歲四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