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jié),活動策劃
中國鬼節(jié)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要上墳,同時有踏青的習俗,把新土往墳上揚,添墳。以前清明也叫寒食節(jié),曾長達百日,曹操改為一天,唐改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滅,出寒食后,從宮中傳出新火。
清明還要插柳枝,戴柳條帽,放風箏,蕩秋千。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后定為地宮圣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jié),是中國三大冥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個,設(shè)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nèi)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nèi)容也是為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
寒衣節(jié)(十月初一),上墳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買紙扎成,包起來晚上在門前燒。
欽天監(jiān)要在這一天頒布新的皇歷。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四是中國鬼節(jié)──正名“盂蘭節(jié)”。
相傳農(nóng)歷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門關(guān)”大開的日子,從七月初一鬼門關(guān)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guān)關(guān)閉這段日子里,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涌到陽間,徘徊于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里以誦經(jīng)作法等事舉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yōu)榈溕鐓^(qū),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道家說法: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盂蘭節(jié)的起源是博愛的表現(xiàn)。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
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
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 , 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zhàn)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
佛教典故
關(guān)于“盂蘭節(jié)”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
目連看了后覺得很心痛,于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于是「目連」就聯(lián)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后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后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nóng)歷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jié)的風俗。
所以每年到了農(nóng)歷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遺害人間。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節(jié)這一節(jié)日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后定為地宮圣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jié),是中國三大冥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個,設(shè)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nèi)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nèi)容也是為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
農(nóng)歷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guān)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游人間。普是普遍的意思,活動策劃,度是廣度墮落三惡道的眾生早日離開,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享受大樂。所謂三惡道是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眾生早日超脫。三善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在臺灣每逢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不管佛教還是道教,到了這一天,都會舉行「普度」,筆者?!〈蠹夷軌蛞源缺膩硗橐磺猩`的產(chǎn)命,不要亂殺害,可以用香花、水果、素菜等來供奉祭祀普度,這才不會辜負釋迦佛祖的慈悲心及目連的大孝心。否則,明明是普遍的救度生靈早日超生的善舉,變成了普殺的日子,那不是很可悲之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