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威:通用電氣中國區(qū)公關總監(jiān)。英文名“Geoff”,因發(fā)音相似中國同事都叫他“姐夫”。從新華社記者到500強企業(yè)公關總監(jiān),雖身居高位,卻以“姐夫李”花名混跡各大社交網站。豐富的人生閱歷,多年的公關經驗,讓他對公關有更獨到的見解。 陳=陳先紅教授 李=GE中國公關總監(jiān)李國威 記者到公關的轉身 陳:你好,Geoff,可否先談談你的公關從業(yè)經歷? 李:我89年到96年在新華社做了8年記者,93年到96年在新華社倫敦分社,然后去生力啤酒做了兩年,去通用汽車做了三年,在華晨汽車半年,2012年到現(xiàn)在一直是在通用電氣。 陳: 你的從業(yè)經歷在國外很典型:從記者到公關,為什么做這個轉身? 李:因為公關和媒體是兩個密切相關的行業(yè),公關在事件前面,媒體在事件后面,是同一產業(yè)鏈上的行業(yè)。公關在上游,媒體在下游,彼此之間有深刻的互動。 陳:“公關在上游?”你的意思是公關策劃事件,媒體進行報道嗎? 李:對。媒體人做公關可能會出現(xiàn)有人所說的“公關變恐龍”。但在我看來,公關是一種帶有新聞性的見解,我們知道新聞是簡短的、有故事性的,這些跟公關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公關是媒體天然的合作伙伴。在同樣一個生態(tài)鏈里面去生存。只要媒體不消亡,公關就不會消亡。公關或者新聞都是一種大眾喜歡的方式,以帶有情感的、故事性的、簡短的方式去講述一個故事,這樣一種傳播的方式從古至今都有,不管是我們待會兒談到的互聯(lián)網還是技術,這種傳統(tǒng)的傳播行業(yè)就像人要穿衣服一樣,是不會改變的。所以說公關的新聞屬性是最強烈的。正因為如此,核心的公關是不會消亡的。 陳:你是做媒體出身的,所以你覺得公關要有新聞屬性,要有情感,有故事性,有傳播的價值。可是很多人都說公關就是營銷,就是賺錢,你怎么看? 李:我不這么看,我覺得公關解決的不是短期銷售的問題,公關更多的是建立一種品牌,建立一種聲譽,所謂“潤物細無聲”。比如說追女朋友,你很難說吃燭光晚餐決定了兩個人的關系,中間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很重要),這是一個長期的、浸潤的過程。所以說公關是通過長期信任性的影響,建立一個產品、一個品牌、一個組織的信譽,這是不能單純地用營銷等以數(shù)字為目的的行為取代的。 公關的產品是新聞 陳:公關是浸潤式的,我們給它注入一種故事、意義、情感,那它的產品是什么呢? 李:公關的產品就是新聞。 陳:這個觀點很有洞察,讓我想起,日本人就沒有“公關”這個詞,只有“廣報”一詞——能夠廣而報之的活動或者事件,謂之公關。你覺得公關就是新聞? 李:公關要以新聞的形式出現(xiàn),去落地。比如現(xiàn)在我們公關的一種常見形式就是做活動,你不能說產品就是一個活動,活動做完就沒事了。這個活動必須要以一個載體持續(xù)的傳播,在傳統(tǒng)上就是報紙電視,現(xiàn)在有社交媒體,我們用互聯(lián)網、手機可以傳播,通過一種可監(jiān)測的、摸得到的載體進行持續(xù)傳播的事件,這才叫公關活動。否則,像我們在一起吃個飯,這不叫公關活動。一個公關活動一定是帶有一個主題、一種見解,通過媒體傳播的形式把它傳播出去。 陳:它提前設計好了,是有意圖的。那你是做新聞出身,最近出現(xiàn)了21世紀網的新聞尋租和媒體敲詐事件,你怎么看新聞與公關的關系? 李: 我們還要回到剛才的問題,公關和新聞在同一條生產鏈上,這個生產鏈應該是健康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出現(xiàn)了21世紀網這樣的事件,說明這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一個健康的基因被破壞了,這種破壞可能是一些外來生物造成的,同時也有內部本身的問題。我覺得,這個事件一方面說明了新聞和公關有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未來,公關和新聞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在社會上的作用,以及彼此設定比較嚴格的道德標準。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現(xiàn)在企業(yè)可以要求制作原生廣告,并投放在新聞版面上。所以,這個道德的底線已經趨于模糊,但是并不是說不可把握。有些媒體說,你們做原生廣告可以,我們按照你們的要求寫稿子,寫好了發(fā)給你們,你們審完我們發(fā),這是一類。我們也接觸過很多很好的媒體,公關活動本身具有新聞價值,編輯決定報道你這個企業(yè),這個就是新聞,我寫完之后你不能改我的稿子,我也不給你看。 陳:我一直覺得,公關一半是新聞,一半是廣告。公關是新聞的立場,廣告的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