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輿論多么洶涌,當地政府都不能丟失“把關人”的責任。危機公關需要“快”,但應當是“快速查清事實、及時公開信息”,而不是一紙免職處分帶來的矯枉過正。
10月14日,有網友微博爆料稱:“余姚三七市鎮(zhèn)某領導今日下鄉(xiāng)視察水災,某領導因穿高檔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書記將其背進災民家里!”當天下午,余姚三七市鎮(zhèn)的政務微博就發(fā)出決議:“經鎮(zhèn)黨委研究決定,免去鎮(zhèn)中層干部王某的主任職務,并處以黨內警告的處分,同時在全鎮(zhèn)黨員干部中進行通報。”
當地政府積極接受輿論監(jiān)督,執(zhí)行力超高,引來眾網友的拍手叫好。但15日,事件卻又上演了“續(xù)集”:經記者后續(xù)采訪發(fā)現,背人者稱背他因關系好,而王某腳下只是普通布鞋。遭受輿論譴責與行政處分后,被背者為躲避關注不敢回家,背人者則“很懊惱,也一直在抱怨自己”。而王某被免職后,鎮(zhèn)里的干部思想比較消極。
一張照片和一句未經核實的話,在媒體的“看圖說話”中,衍生出無數解讀:腦子進水、官僚主義、脫離群眾……媒體有批評與輿論監(jiān)督的義務,但這一切需建立在“事實”這個大前提之下,對未經充分核實的事件進行解讀,就容易把輿論推向錯誤的方向。而當地政府在短短半天內的快速處理,也讓人在驚喜之后又倍感錯愕,這到底是接受監(jiān)督后的高執(zhí)行力,還是危機公關下的矯枉過正?
半天之內快速處理,這一“快”字正是危機公關的產物。危機具有突發(fā)性,一條微博像顆炸彈,迅速引爆輿論。而當所有輿論都直指當地官員脫離群眾時,盡快處分當事人,,是可以達到息事寧人的效果。但隨著內情浮出水面,公眾的情緒也會從拍手叫好,轉為理性思考。因此,無論輿論多么洶涌,當地政府都不能丟失“把關人”的責任。危機公關需要“快”,但應當是“快速查清事實、及時公開信息”,而不是一紙免職處分帶來的矯枉過正。
因此,對于該事件,當地政府部門積極接受輿論監(jiān)督的態(tài)度確實值得提倡,但做法也有待商榷。輿論造成的壓力,應當變成還原真相的動力。對于違反黨風黨紀的行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這是對干部的公平,也是對公眾的負責。未經充分調查就武斷處理,表面上看是順應民意,背后卻是在加劇干部與群眾的隔閡。
順應民意固然好,但如果矯枉過正,將會給政府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布滿地雷,也難免會產生人人自危的氣氛。因此,在處理類似事件時,應在接受輿論監(jiān)督的前提下,公正認真地審核是否真正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若存在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必須徹底清掃,若確有內情,也應及時還原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