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米估值話題:請跟雷軍學著做公關 一般炒作估值話題的企業(yè),背后多跟融資、資產整合有關。估值本身就是一種準備與烘托。 小米這輪估值話題,來得有點突然。不過,如果往前看一下,哪怕只看到雷軍開始在微博里吹風出貨量,也能體會到一絲味道吧。 這樣說吧,我覺得,從雷軍吹風,到他再次突然掀起與董明珠的對賭老話題——請注意,這一輪是他主動掀起的——,然后再到黎萬強去美國,公司內部高管調整、然后小米Q3成為全球老三,再到陳彤進來,然后強調內部布局。 無端猜測不好。不過,不管內部PR層面是否清醒主導,整體邏輯來說,我覺得這確實像極了一個完整的傳播案: 把所有事情與估值關聯(lián)一起,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傳播簡直就像春秋筆法了,可謂層層遞進,起承轉合,一氣呵成的感受。應該說,傳播效果非常不錯。如果之前沒有任何準備,我覺得真夠神奇的,已經自上而下進入自由境界了。 小米手機賣得好,不如小米傳播做得巧。但這不是重要的事,畢竟傳播本來就要一個整體,不是PR部門臨門一腳的事,雷軍是出了名的聰明。 不過,效果雖好,總歸掩不住不太有利的話題,畢竟一幣兩面。400億美元估值炒出來,畢竟也說明你要么錢非常緊張了——因估值陡增,對應融資數(shù)額應不小,要么你要整合特征業(yè)務,那就說明你的現(xiàn)有模式并不那么完善。 這不由自主地讓人想到:1、小米的資金鏈與凈利表現(xiàn);2、小米的模式問題。 先從1說。小米應該不會擔心現(xiàn)金流。人們常說小米供應鏈牛逼,可以直接理解為現(xiàn)金流牛逼。作為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業(yè)速度與激情的象征,小米的快速規(guī)?;c靈動的互聯(lián)網營銷備受關注,小米也是個類金融生存模式。對于一個創(chuàng)立僅4年多的企業(yè)來說,一年能做到700億元營收,確實算得上非常出色。所以雷軍拉董明珠對標,也有他的自得。 但小米從沒披露過凈利表現(xiàn),這本身也透露著問題。按常理,如凈利非常出色,就像華為一樣,不上市每年也敢披露,按小米現(xiàn)有風格,雷軍、黎萬強應該兜不住,不會刻意藏著吧。不主動披露,我們只能按常理理解,它的凈利表現(xiàn)并不那么出色。 何況,對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如果有收入、有利潤,比較科學的估值方式,當然是市盈率方式,即利潤與行業(yè)平均市盈率乘積,能得到大概估值。拋開市夢率的部分,披露凈利當然更為有利。小米不披露,我還是堅持它不太出色的觀點。 當然不太出色只是相對而言。小米的營收與利潤之間的平衡,應該還是行業(yè)不錯的。前幾天,黎萬強披露了小米Q2的快遞單,一共1031萬單,發(fā)票數(shù)量(包含配件)1370萬張,線上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其中僅順豐Q2就發(fā)出快遞614萬單。 粗略計算,用小米Q2線上營收100億元除以快遞單數(shù),可以得到一個產品均價信息(當然包括小米配件在內),大約每個快遞單上對應的平均金額為969元,明顯高于紅米單價,但大幅低于新款核心產品單價。 發(fā)票數(shù)量可能更核心。它應該涉及產品分類。用100億除以它,結果是730元,明顯低于紅米單價。 問題就來了:在小米電視沒有真正量產的局面下,發(fā)票單張對應的平均價格里,低于紅米價位,更是大幅低于主力新款高端,說明小米配件出貨占相當比例。這里面一定涉及小米利潤實質,盡管沒有單品信息,我斷言它不會太出色。 在這種情況下,小米應該是缺錢的局面。估值話題出來,更像是要融資的節(jié)奏,就是說,雷軍需要錢了。 對于這家備受關注、具有很強成長性的“小鮮肉”公司來說,拿到錢應該不難。何況雷軍的口碑與創(chuàng)業(yè)之旅一直得以驗證。但是,如何在拿錢的同時,將自己的估值拉高,這個更核心。 所以,我們看到,估值話題出來前,有一番炒作的神秘儀式。而且,在估值消息不斷放出來的當口,原新浪總編陳彤的加盟,雷軍及時公布將投資10億美元強化內容布局,這更像是一錐子定音的買賣了。畫外音就是,估值400億美元,我們有非常合理的邏輯,你看,鐵人三項之外,我還有內容的布局。 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同樣也不是那么有利的話題。雷軍這次渲染內容布局非常緊迫,陳彤跟著立軍令狀,說半年要有顛覆性的改變,反而說明,之前小米鐵人三項的模式,還存在很多問題。 昨天,接受第一財經電視連線采訪時,我直言,如果將小米視為硬件終端公司,400億美元的估值太高了,攔腰斬都不值。有人拿它跟聯(lián)想整體市值比,不公平,忽視了聯(lián)想業(yè)務的豐富性,有些不靠譜。但是,如果考慮到小米的鐵人三項,尤其是miui與整個生態(tài),再結合雷軍這支神馬團隊,我覺得400億美元也不能說玄乎。而且單純對標三星與蘋果,也不公平,會忽視小米所在的母國市場要素。
|